2020-08-28 14:11:202094
当当当当!HR常用的45条小公式
一、招聘类公式
1、招聘入职率: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÷应聘的所有人数×100%。
2、月平均人数:(月初人数+月底人数)÷2
3、月员工离职率:2×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÷(月初人数+月末人数)×100%
4、月员工新进率:2×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÷(月初人数+月末人数)×100%
5、月员工留存率:2×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÷(月初人数+月末人数)×100%
6、月员工损失率:2×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÷(月初人数+月末人数)×100%
7、月员工进出比率: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÷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×100%
是不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整齐的员工公式?
二、考勤类公式
1、个人出勤率:出勤天数÷规定的月工作日×100%
2、加班强度比率:当月加班时数÷当月总工作时数×100%
3、人员出勤率:当天出勤员工人数÷当天企业总人数×100%
4、人员缺勤率:当天缺勤员工人数÷当天企业总人数×100%
三、工资类公式
1、月薪工资:月工资额÷21.75天×当月考勤天数
2、月计件工资:计件单价×当月所做件数
3、平时加班费:月工资额÷21.75天÷8小时×1.5倍×平时加班时数
4、假日加班费:月工资额÷21.75天÷8小时×2倍×假日加班时数
5、法定假日加班费:月工资额÷21.75天÷8小时×3倍×法定假日加班时数
6、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: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÷企业工资总额×100%
7、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: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÷企业工资总额×100%
8、人力资源费用率: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÷同期销售收入总额×100%
9、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: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÷同期成本费用总额×100%
10、人均人工成本: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÷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、人工成本利润率: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÷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×100%
四、培训统计分析公式
【培训出勤率】:实际培训出席人数÷计划培训出席人数×100%
五、成本效用评估
1、总成本效用:录用人数÷招聘总成本
2、招募成本效用:应聘人数÷招募期间的费用
3、选拔成本效用:被选中人数÷选拔期间的费用
4、人员录用效用:正式录用人数÷录用期间的费用
5、招聘收益成本比: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÷招聘总成本
六、数量评估
1、录用比:录用人数÷应聘人数x100%
2、招聘完成比:录用人数÷计划招聘人数x100%
3、应聘比:应聘人数÷计划招聘人数x100%
4、工资计算:月工资÷21.75x实际工作天数(不计算周六日)
5、加班率:总加班时间÷总出勤时间
6、直接间接人员比例:直接人员÷间接人员
七、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
1、年工作日:365天-104天(休息日)-11天(法定节假日)=250天
2、季工作日:250天÷4季=62.5天÷季
3、月工作日:250天÷12月=20.83天÷月
4、工作小时数的计算:以月、季、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
八、日工资、小时工资的折算
按照《劳动法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,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,即折算日工资、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。
据此,日工资、小时工资的折算为:
1、日工资: 月工资收入÷月计薪天数
2、小时工资: 月工资收入÷(月计薪天数×8小时)
3、月计薪天数:(365天-104天)÷12月=21.75天 PS: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《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》(劳社部发〔2000〕8号)同时废止。
九、社保计算方式
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,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有两部分组成:养老金=基础养老金+个人帐户养老金
1、个人账户养老金:个人账户储存额÷计发月数(50岁为195、55岁为170、60岁为139,不再统一是120了)
2、基础养老金:(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+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)÷2×缴费年限×1% =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(1+本人平均缴费指数)÷2×缴费年限×1%
3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: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×本人平均缴费指数
4、个人养老金: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养老金=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储存额÷139
5、平均缴费指数:你的缴费基数/当地社平工资,假设你选择社平工资的100%那个档次为你的基数,那该指数就是1,你选择60%,就是0.6
2025-02-24 16:09:531006
2025-02-20 16:14:481065
2025-02-18 14:55:141095
2025-02-14 09:37:481135
2025-02-12 14:55:441149
2025-02-10 15:19:261164